39问医生

窦性心动过缓怎样治疗中医

郝宝顺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窦性心动过缓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中药调理
针对窦性心动过缓,中医常采用黄芪、人参等具有益气养心作用的中药。如炙甘草汤中的炙甘草、桂枝等。这些中药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心脏功能,从而改善心动过缓的症状。其效果是渐进式的,需要长期服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伴有气虚症状的人群,如乏力、易疲劳等。
2.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可选用内关穴、神门穴等穴位进行刺激。例如,可以使用毫针刺入内关穴,施以平补平泻的手法。针灸能够调整人体经络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供血能力,进而缓解心动过缓。其作用快速而直接。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且无其他严重疾病者,尤其是体质虚弱、经常感到疲乏无力的人群。
3.穴位按摩
按摩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有助于提升心脏活力。例如,可以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约5分钟。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平衡,达到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动过缓。此方法简便易行,适合日常自保健。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但无明显不适症状的人群,以及希望辅助改善心脏健康状况的人士。
在进行上述中医治疗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均衡饮食,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维护心脏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66
2024-07-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