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放疗后腿肿怎么回事

李文苡 肿瘤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放疗后腿肿可能是由淋巴水肿、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心力衰竭、下肢动脉硬化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淋巴水肿
由于放射线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淋巴管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了淋巴液回流,使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轻度淋巴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如螺内酯、氢等。
2.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是因为血液在静脉内凝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腿部肿胀的情况发生。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对于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钠片、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等。
3.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由于血栓堵塞了深静脉,阻碍了血液回流,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进而引起腿肿的现象。此外,还可能出现患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缓解。
4.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从而使体内的液体滞留,包括在下肢,从而引起腿肿的症状。患者还可能伴随呼吸困难、疲劳、夜间醒来呼吸急促等症状。心力衰竭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管理,同时辅以利尿剂来减轻水肿,例如片、螺内酯片等。
5.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会引起下肢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发展为缺血性病变,此时就会出现下肢肿胀的情况。患者还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足部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苍白或呈苍黄色等症状。针对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可以在医师指导下口服扩张血管的药物改善循环,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以及下肢围度,以评估水肿的程度。必要时,还需进行超声心动图、下肢血管造影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66
2024-04-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