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张仲景治胆囊息肉的方法加炮山甲

汪国营 肝胆胰外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胆囊息肉在中医上称为胆石病,分为肝胆湿热、肝胆郁热、痰湿内蕴、瘀血阻络、脾虚湿盛等证型。

1、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质红、苔黄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等。

2、肝胆郁热

肝胆郁热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舌质红、苔黄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茵陈、栀子、大黄、黄连、柴胡、甘草等。

3、痰湿内蕴

痰湿内蕴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腹胀、食欲不振、舌质红、苔白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半夏、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等。

4、瘀血阻络

瘀血阻络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舌质暗、苔薄白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失笑散和丹参饮进行治疗,组成包括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柴胡、甘草等。

5、脾虚湿盛

脾虚湿盛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六君子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胆囊息肉在中医上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1、肝胆湿热型

肝胆湿热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质红、苔黄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茵陈、栀子、大黄、黄连、柴胡、甘草等。

2、肝胆郁热型

肝胆郁热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舌质红、苔黄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等。

3、痰湿内蕴型

痰湿内蕴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温胆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等。

4、瘀血阻络型

瘀血阻络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舌质暗、苔薄白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柴胡、甘草等。

5、脾虚湿盛型

脾虚湿盛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腻等。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六君子汤进行治疗,组成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

66
2023-08-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