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的时候掏了进去没有流血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耳道耵聍、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正常现象
如果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只是掏了耳道内的分泌物,没有触碰到鼓膜或者耳道壁,可能就不会出现流血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卫生,避免耳道进水,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2、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可能与病原体感染、耳道积水、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水肿、发红、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3、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患者一般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渗液等症状,在掏耳朵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黏膜破损,从而引起流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4、耳道耵聍
耵聍是指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分泌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如果患者的耳道内耵聍比较少,在掏耳朵时可能会出现掏了但是没有流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耳道清洗的方式进行处理。
5、耳道异物
如果在掏耳朵时,不小心将异物推入耳道深处,可能会出现耳道堵塞感、疼痛等症状,在掏耳朵时,可能会出现流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镊子将异物取出。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内镜的方式进行取出。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