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盆底肌损伤的原因

谭金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盆底肌损伤的原因,主要与妊娠、分娩、年龄增长、肥胖、腹腔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1、妊娠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也会逐渐增大,从而对盆底肌肉造成压迫,导致其损伤。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提肛训练,有助于缓解症状。

2、分娩

分娩时,盆底肌肉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产钳助产、胎儿头部过大、巨大儿等,会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症状。

3、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也会逐渐老化,可能会出现盆底肌松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运动、缩肛运动等,可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

4、肥胖

如果患者比较肥胖,可能会导致腹腔内压力过大,从而引起盆底肌松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方式,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腹腔压力过大

如果患者腹腔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引起盆底肌损伤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腹腔压力过大的情况。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腹腔镜的方式进行修复治疗。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3-09-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