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什么意思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感染科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的指标。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其含量高低可以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当该指标升高时,通常意味着病毒载量增加,可能预示着病情活动性增强。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出现腹水、黄疸等表现。
为了确定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病毒载量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测试等。针对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可用于抑制病毒复制。同时,保肝治疗也是必要的,例如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来减轻肝脏负担。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应避免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此外,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完成全程接种。

2024-08-26 09:19 举报
肝硬化 就诊必看
就诊科室: 肝病
是否医保: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就诊准备: 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
并发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贵阳性病医院 青岛天道中医医院 贵阳眼科医院 贵阳妇科医院 南宁白癜风医院 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 成都皮肤科医院 武汉不孕不育医院 长沙男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