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带绦虫病是怎么引起的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带绦虫病可能是由吞食虫卵、人畜共用不洁食物、未彻底煮熟肉类、直接接触感染源、卫生条件差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吞食虫卵
绦虫的发育过程包括成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被人类误服后孵化为六钩蚴、在消化道内发育为囊尾蚴等环节。当人体摄入了含有活体虫卵的食物时,虫卵会在体内孵化并形成幼虫。为了预防此途径传播,应教育民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肉类。
2.人畜共用不洁食物
由于吃了带有寄生虫囊尾蚴的人畜排泄物污染过的食物,导致寄生虫囊尾蚴进入体内而发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吡喹酮进行治疗,其具有广谱抗寄生虫作用,能迅速缓解病情。
3.未彻底煮熟肉类
未彻底煮熟的肉类中含有绦虫的幼虫,进食后会导致绦虫感染。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口服阿苯达唑的方式进行驱虫处理,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三天。
4.直接接触感染源
如果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的皮肤破损处或者使用了感染者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物等,可能会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体内,造成绦虫感染。建议定期对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卫生条件差
不良的卫生状况可能导致虫卵和幼虫暴露于环境中,增加感染风险。改善环境卫生是预防绦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通过加强垃圾处理、提高水源质量等方式来实现。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因为潮湿环境有利于寄生虫生长繁殖。此外,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生活在高危地区的人群,应特别关注大便常规检查以及血清免疫学检测的结果。
66
2024-02-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