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初步检查可通过观察脉搏、观察胸廓起伏、听诊心音等方式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搏骤停。
1、脉搏
心搏骤停通常是指心脏的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心脏的输出量显著下降,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进而出现意识障碍、心跳骤停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在心搏骤停后,心前区会出现反复的心跳,且心跳的速度较快,可能会在100次/分左右,同时,患者还会伴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
2、观察胸廓起伏
当患者出现心搏骤停后,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发生障碍,此时胸廓会出现明显的起伏,通常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异常所导致,患者的胸廓可能会出现凹陷的情况,且两侧的胸廓不对称。
3、听诊心音
心搏骤停后,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发生障碍,此时心脏无法有效射血,导致心跳的速度较慢,可能会在60次/分左右,同时,患者还会伴有心音消失的情况。
除上述内容外,还可通过触摸皮肤温度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搏骤停。建议患者在心搏骤停后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