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标本溶血是什么意思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标本溶血是指血液标本在采集、运输或处理过程中发生红细胞破裂,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溶解。
当血液标本受到剧烈震荡、温度变化或其他不当操作时,红细胞会因机械力作用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标本颜色变深,影响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溶血后释放的物质会影响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从而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为确定是否存在标本溶血,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以及生化指标分析。通过观察血液的颜色、形态和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溶血现象。对于标本溶血引起的误诊或漏诊,应重新采集标本并进行再次检测。若确诊为溶血性疾病,则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进行治疗。
为了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在采集、运输和处理血液标本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确保标本的质量。同时,对于有溶血风险的人群,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保持适当的体温控制,以减少溶血的可能性。
66
2024-06-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