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殖道炎症
生殖支原体通过黏附细胞表面、产生溶血素和破坏细胞骨架等方式致病,导致生殖道上皮细胞受损。会引起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出现白带异常增多、颜色改变以及外阴瘙痒等症状。
2.不孕不育
由于支原体感染会导致输卵管受累,引起输卵管炎症,进而影响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及运输,导致不孕不育。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腰酸腹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闭经的情况。
3.胎膜早破
当孕妇存在泌尿生殖系解剖异常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支原体感染,导致羊膜腔内压力增高,诱发胎膜早破。可能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甚至死胎等不良后果,需及时就医评估。
4.围产期感染
若母亲存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可通过污染的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引发围产期感染。可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黄疸、发热等症状,需要密切监测并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5.新生儿感染
如果母亲有支原体感染,其分泌物中的病原体会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新生儿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皮肤发红等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支原体感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建议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包括性病筛查。使用安全套是减少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