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运动后十天左右了都不能正常行走,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肌肉拉伤、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
1、运动量过大
如果患者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突然进行大量的跑步运动,可能会使局部肌肉发生劳损,从而出现局部酸胀、疼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不能正常行走的现象。建议患者通过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进行处理。
2、肌肉拉伤
如果患者在跑步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可能会使局部的肌肉发生拉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不能正常行走的现象。建议患者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改善,等到24小时以后再使用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上述症状。
3、半月板损伤
如果患者在跑步运动时不注意自身的安全,可能会使膝关节等位置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不能正常行走的现象。建议患者通过半月板成形术或者是半月板修复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超短波理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4、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继发性骨质增生等原因所引起,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部位,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大、活动受限等症状,还会伴有不能正常行走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5、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与长期劳动或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下肢肌力下降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如果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