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处理后再次感染几率一般不大,干槽症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一般与拔牙创伤、血凝块的保护不良、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感染等因素有关。
1、拔牙创伤
如果拔牙时造成的创伤过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干槽症。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可以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2、血凝块的保护不良
如果患者在拔牙后没有做好血凝块的保护工作,可能会导致血凝块保护不良,从而引起干槽症。建议患者在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以免导致血凝块脱落,还需注意避免用舌头舔舐拔牙创口,以免导致血凝块脱落,不利于病情恢复。
3、口腔卫生不良
如果患者在拔牙后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工作,可能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从而引起干槽症。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同时还需按时刷牙,避免使用患侧咀嚼食物。
4、免疫力低下
如果患者在拔牙后没有注意休息,并且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引起干槽症。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西瓜霜、冰硼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5、感染
如果在拔牙后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工作,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干槽症。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同时还需按时刷牙,避免使用患侧咀嚼食物,以免导致患侧症状加重。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患者在拔牙后注意避免用手触摸创口,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另外,患者在拔牙后还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创口开裂,不利于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