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低位性低血压是什么意思

郝宝顺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低位性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
低位性低血压通常指体位变化时出现的低血压状态。当从卧位转为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积聚在下肢,导致心脏泵血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患者可能会经历头晕、眩晕、乏力、出汗增多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眼前发黑、摔倒等情况。这些症状可能与大脑供血不足有关。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低位性低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连续记录患者的血压变化,而其他检查则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针对低位性低血压,首先应避免突然站起,以预防跌倒。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米多君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来提高血压。对于某些特定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如内分泌失调,可能需要针对性的激素替代疗法。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等,以增强体质。此外,定期测量血压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是关键。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