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肌溶血由哪些情况引起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肌溶血可能是由肌肉损伤、剧烈运动、横纹肌溶解症等引起的。
1.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可能导致肌纤维破裂,释放肌红蛋白和其他代谢产物,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从而导致肌溶血。轻微的肌肉损伤可以通过休息和冷敷来缓解,严重时可能需要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肌肉松弛剂如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2.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过度使用,导致肌纤维破裂,释放肌红蛋白和其他代谢产物,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从而导致肌溶血。在发生剧烈运动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冷敷和休息,以减少进一步的肌肉损伤。
3.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由于横纹肌细胞的破坏导致大量肌红蛋白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和肾功能损害。治疗横纹肌溶解症通常包括补液、碱化尿液、利尿和透析等措施。例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碱化尿液,以减少肌红蛋白对肾脏的损害。
如果出现肌肉疼痛、肿胀、尿色加深或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进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检测、尿常规检查以及肾功能评估。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以减少肌肉损伤的风险。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