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手术和介入手术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手术效果、手术风险、手术创伤等方面。
1、手术方式
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是通过血管穿刺的方式将支架放置于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从而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而介入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主要是通过导丝、导管等器械对身体进行操作,可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手术适应证
心脏支架手术主要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而心脏介入手术主要适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疾病的患者。
3、手术效果
心脏支架手术的创口较小,而心脏介入手术的创口较大,但其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4、手术风险
心脏支架手术的风险一般比较小,但由于心脏支架手术需要使用造影剂,部分患者可能会对造影剂过敏,从而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而心脏介入手术的风险一般比较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5、手术创伤
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一般需要通过穿刺血管进行手术,属于一种有创手术。而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无创手术,一般是在导管室内进行,可以通过导管、导丝等器械进行操作,属于一种微创手术。
另外,建议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