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最后熬的剩多少毫升为宜,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来判断。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中药熬制成汤后,需要倒出来,然后分成四份,早晚各服一份,一般在200毫升-500毫升之间。另外,还需要根据药物的质地、药物的苦味来决定。
1、花、叶、茎
花、叶、茎等植物类中药,一般需要去除花、叶、茎等部位,然后进行熬制。熬制时需要先将药物进行清洗,去除药物中的杂质,然后进行加热,一般在熬制20分钟-30分钟即可。
2、果实、根、种子
果实类中药,如山楂、桑葚等,一般需要去除果实,然后进行熬制。熬制时需要先将果实进行清洗,去除果实中的杂质,然后进行加热,一般在熬制60分钟-80分钟。
3、动物类、矿物类、种子类
一般动物类、矿物类、种子类药物需要先进行清洗,去除动物体表的毛发、灰尘等杂质,然后进行熬制。熬制时需要先进行加热,一般在熬制60分钟-80分钟。
4、坚果类、有壳类、角质类、吩咐类
坚果类、有壳类、角质类、吩咐类等药物需要先进行去壳熬制,去掉外壳,一般在熬制前需要先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熬制时需要先进行小火熬制,将药液熬制成膏状,再进行加热,一般在熬制60分钟-80分钟。
5、矿物、果实类
一般矿物、果实类药物需要先进行去壳熬制,去壳后进行加热,一般在熬制前需要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熬制时需要先进行小火熬制,将药液熬制成膏状,再进行加热,一般在熬制60分钟-8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