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龋病是指发生在小儿口腔的龋病,是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龋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口腔环境、饮食、宿主、时间和牙齿结构等因素有关。口腔环境是指口腔内的细菌,与食物中的糖类发生反应,产生的酸对牙齿造成腐蚀,从而导致龋病的发生。
龋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牙齿硬组织,如牙齿的窝沟、点隙、牙齿邻面和牙齿内部,这些部位都是容易积存食物残渣的部位。
龋病的主要表现是患儿牙齿出现颜色的改变,质地变软,出现无机质脱矿,有机质溶解,形成龋洞。如果龋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龋洞会逐渐增大,甚至会影响到牙髓,引起牙髓炎,导致患儿出现疼痛症状。
龋病的治疗原则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预防性树脂充填等,如果病变到达牙髓,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饭后及时漱口。少吃糖果、含糖饮料等容易加重龋病的食物。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