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一般指发热。通常情况下,打完吊针,吃完药还是发热39°C,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病情严重、药不对症、护理不当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药物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对所使用的药物过敏,可能会引起发热、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
2、病情严重
如果患者发热39°C,病情相对比较严重,仅通过服用药物可能无法达到退热的效果。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毛巾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药不对症
如果发热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而患者所使用的药物是抗生素药物,此时可能无法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甚至还会使疾病加重,从而出现发热39°C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口服液、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治疗。
4、护理不当
如果在打吊针的时候,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可能会使身体受到凉气入侵,也有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多喝红糖水、多排尿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5、身体虚弱
如果患者的自身体质比较弱,而且未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用药,可能会使疾病进一步加重,也有可能会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的情况。患者一般可以多卧床休息进行改善,也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
若患者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