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促与呼吸困难的区别在于定义、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
1、定义
气促是指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等。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有呼吸困难的感觉,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等。
2、临床表现
气促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发绀等症状,还会伴有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呼吸困难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等症状,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等症状。
3、病因
气促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心肌炎、心包炎、肺炎等疾病引起的。
4、治疗方式
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气促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如果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气促,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支气管哮喘引起的气促,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心肌炎引起的气促,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气促,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肺炎引起的气促,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预后
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气促一般预后较好,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气促,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建议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