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哮喘病史,患者可能携带相关基因突变,导致机体对某些刺激物反应过度。针对这类人群,建议进行过敏原测试以确定致敏物质,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烟雾缭绕等不良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受到损伤,增加患哮喘的风险。改善居住环境是防治哮喘的关键步骤之一。例如,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来减少室内污染物。
3.过敏原暴露
反复接触特定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会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从而诱发哮喘发作。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可以通过佩戴口罩、定期清洁家居等方式降低过敏原浓度。
4.感染
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气道炎症和水肿,进一步加重哮喘症状。抗生素治疗可用于控制细菌感染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5.激素水平变化
月经期、孕期或绝经后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加剧哮喘症状。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控制这些时期出现的哮喘发作。口服给药包括片、片等;吸入剂有布吸入气雾剂、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有助于减轻哮喘的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等支气管舒张剂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