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基底层色素缺失是什么

刘琴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基底层色素缺失是指皮肤表层的黑色素细胞减少或消失,导致皮肤颜色变白。
当黑色素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时,会导致其无法正常产生黑色素,从而出现色素缺失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化学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变白的现象,通常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有时伴有轻微瘙痒感。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面积可能扩大,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
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病变区域,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以评估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此外,还可以进行伍德灯检查,该检查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白斑的范围和深度。针对基底层色素缺失,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如他他克他克莫司软膏、卤米松乳膏等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病例,激光治疗如准分子激光、皮秒激光等也可作为辅助手段。
建议定期监测皮肤变化,避免暴露于强烈的紫外线下,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色素缺失的发生。
66
2024-09-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