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热39°C吃了退热药一个小时候没有减退,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药物剂量不足、病因未去除、疾病恢复期、合并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可根据原因对症处理。
1、正常现象
如果小孩发热39°C,但吃了退热药后,一个小时体温没有下降,可能是正常现象。因为退热药的作用效果比较强,一般在服用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才会起效,如果小孩发热39°C,吃了退热药后,药物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家长可以给小孩适当喝些温开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药物剂量不足
如果小孩发热39°C,家长没有遵医嘱按时给小孩服用药物,或者服用的退热药剂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不佳,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按时服用退热药,以促进病情恢复。
3、病因未去除
引起小孩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小孩发热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但只是服用退热药,没有针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就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疾病。
4、疾病恢复期
如果小孩发热39°C,服用退热药后,在药物作用下,体温逐渐下降,进入疾病恢复期,就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家长不用过于担心,继续遵医嘱用药治疗即可。
5、合并感染
如果小孩发热39°C,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但服用退热药后,没有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就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疾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小孩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小孩出现不适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小孩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