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hbv?】

王海 肝病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什么是hbv?】HBV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缩写,是导致人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体。HB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根据感染者的不同状态,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期:部分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急性期:部分人群在急性期可能出现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肝区疼痛等症状,转为慢性后,出现长期的乏力、反复右上腹不适、腹水、脾大、蜘蛛痣、月经失调等;
3、非特异性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关节痛、皮疹、肌肉酸痛,也可能出现感冒样症状,如发热、咳嗽等;
4、肝外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少数人群可能出现肝硬化、肝衰竭,甚至发展为肝癌。肝硬化可以表现为乏力、食欲缺乏、腹泻等症状,肝衰竭可表现为黄疸、腹水,以及肝性脑病等。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建议与有感染风险的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共用注射针头、避免不洁性生活,以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于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建议积极进行治疗,以防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66
2023-09-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