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气滞血瘀

任培华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气滞血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淤积在某些部位,从而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
气滞血瘀是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当气机阻滞时,血液流动受阻,容易形成瘀血,而瘀血又会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悸、痛经、乳房胀痛、舌质暗紫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局部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堆积有关,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针对气滞血瘀的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脉诊、舌诊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扫描等。对于气滞血瘀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进行调理,如桃仁、红花、川芎等;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以促进气血流通。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预防气滞血瘀的发生。
66
2024-07-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