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叫食欲不振

方霖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食欲不振是指长期或持续性地对食物缺乏兴趣和渴望。
食欲不振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情绪压力等。例如,当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分泌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食欲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时间不想进食、餐后饱胀感、体重减轻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疲劳、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非特异性表现。
针对食欲不振的原因,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测试、血糖检测以及胃镜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代谢水平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器质性疾病。对于食欲不振,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如果是由于轻微的压力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来改善。如果是由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引起的,则需要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如口服胰岛素增敏剂或补充甲状腺激素。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注意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