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被捏部位红肿发紫,可能是软组织损伤、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局部感染、过敏性紫癜、自发性皮下出血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软组织损伤
如果患者被捏的力度比较大,可能会使皮下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从而出现皮下淤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等到24小时以后再进行热敷改善,从而促进淤血的自行吸收。
2、皮下毛细血管破裂
如果患者被捏的力度比较大,可能会使皮下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从而出现皮下有淤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
3、局部感染
如果患者在被捏后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可能会使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也会出现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切开排脓的方式进行改善。
4、过敏性紫癜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捏时使用的物品过敏,可能会诱发过敏性紫癜等疾病,从而出现皮肤发红、皮肤瘙痒等现象,甚至还会伴有皮肤长小红疙瘩的症状。建议患者使用医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自发性皮下出血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使皮下的毛细血管发生出血,从而出现皮肤发红、瘀斑等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等到24小时以后再进行热敷改善,从而促进淤血的自行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经常用手去触摸局部,也要避免局部受到猛烈的撞击,否则会增加淤血量。另外,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