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在37.5°C左右,睡觉时体温会正常,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测量不准确、环境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正常现象
正常人的体温在36°C到37°C之间,如果患者在睡觉时盖的被子过厚或者是穿的衣服过厚,可能会导致体温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患者可以适当地减少衣物或者是被褥,在睡觉时可以保持室内通风,体温一般会恢复正常。
2、测量不准确
如果患者在测量体温时,没有将体温计放置正确位置,可能会导致出现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现象,建议患者在测量体温时,需要将体温计放置正确位置,以免出现测量不准确的情况。
3、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从而引起体温升高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睡觉时体温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饮用温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也可以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4、上呼吸道感染
若是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受到病毒入侵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从而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还可能会伴随咳嗽、鼻塞、打喷嚏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会导致体温升高,还会伴有心慌、手抖、烦躁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富含碘的食物。
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