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全身骨骼疾病排查方法是什么

林庆荣 创伤骨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全身骨骼疾病排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磁共振成像(MRI)等。
1.X线检查
X线检查通常包括拍X光片,如四肢、脊柱等部位的X光片。医生会根据影像结果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关节炎等问题。X线检查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照片上形成黑白对比图像,帮助观察骨骼结构异常情况。适用于初步筛查骨折、关节炎等情况,尤其对于疑似外伤引起的症状有重要价值。
2.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通过仪器测量骨骼矿物质含量,常用的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法(DEXA)。DEXA使用两种能量的X射线照射身体,计算骨骼对不同能量X射线的吸收率来评估骨密度。高吸收率表示骨量充足,低吸收率则可能预示着骨质疏松。适用于评估骨骼健康状况,特别是女性绝经后、老年人群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3.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需要躺在磁场中的床上接受强磁场扫描,时间较长但可提供详细的软组织图像。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信号,这些信号被计算机转换为图像。MRI能够清晰显示骨骼周围的软组织病变,如肿瘤或其他炎症反应。适用于诊断复杂的骨骼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神经压迫等,以及软组织损伤或感染的情况。
在接受上述检查时,应遵循医嘱,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移动以获得准确的图像。同时,注意保护皮肤,佩戴金属物品可能会干扰检查效果。
66
2024-07-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