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骨痨病是什么症状

狄祥夜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骨痨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骨痛、关节功能受限,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1.发热
骨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导致持续性或阵发性的体温升高。体温上升可能伴有出汗,且以夜间较为明显。此外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夜间盗汗
夜间盗汗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增强,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出汗增多的现象。通常在晚上睡眠时突然醒来发现出汗,伴随有潮热和心悸的感觉。
3.体重下降
骨痨病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而导致体重减轻。这可能是由于长期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障碍所致,会伴随着身体消瘦、疲乏无力等现象。
4.骨痛
骨痨病中结核分枝杆菌会对骨骼组织造成破坏,引发局部炎症和水肿,从而产生疼痛感。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尤其是在活动后加剧,有时可放射至周围区域。
5.关节功能受限
骨痨病致软骨面破坏,关节负重时相互摩擦甚至发生粘连,因此会导致关节僵硬和运动范围减少。常见于脊柱、髋关节等承重较大的部位,影响日常行走、弯曲等动作。
针对骨痨病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如血沉率、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以及X线检查来评估病情进展。治疗措施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补充营养,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6
2025-02-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