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痢疾一般是指细菌性痢疾,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发热、肛门坠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腹痛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患者感染后通常会出现腹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同时还会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腹泻
细菌性痢疾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使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泻的作用。
3、里急后重
细菌性痢疾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使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黄连素片、头孢地尼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4、发热
细菌性痢疾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使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的症状。如果患者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手心、脚心、腋窝等部位,有利于促进体温恢复正常。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肛门坠胀
细菌性痢疾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使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出现肛门坠胀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