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完胳膊上起了疙瘩又痒又肿,多考虑是皮肤过敏造成的,也不排除与局部感染、血管扩张、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皮肤过敏
如果个人属于过敏体质,对抽血时使用的针头或所含成分过敏,可能会诱发皮肤过敏,从而出现局部瘙痒、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类的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出时可以穿长衣长裤。
2、局部感染
如果在抽血时,局部皮肤出现破损,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从而诱发炎症,也会出现局部瘙痒、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碘伏、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也可以遵医嘱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管扩张
如果患者在抽血时,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从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也会出现局部瘙痒、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冰块局部冰敷,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4、荨麻疹
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抽血后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到刺激,从而诱发荨麻疹,也会出现局部瘙痒、风团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
5、过敏性皮肤病
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过敏体质,抽血后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到过敏原刺激,从而诱发过敏性皮肤病,也会出现局部瘙痒、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复方乳膏、氧化锌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出时可以穿长衣长裤。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症状无法得到改善,需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