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宝宝脊椎不平,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缺钙、先天性脊柱畸形、缺乏维生素D、小儿佝偻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16个月的宝宝身体各项器官还未发育完善,如果平时坐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脊椎不平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宝宝坐姿的方式进行改善。
2、缺钙
经常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出现骨骼发育畸形的情况。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多吃排骨、牛奶等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元素。
3、先天性脊柱畸形
如果宝宝在胚胎时期,脊柱发育异常,可能会出现脊柱畸形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佩戴矫形器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宝宝的畸形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4、缺乏维生素D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维生素D不够,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D,从而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出现脊椎不平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可以多带宝宝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5、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会导致宝宝出现脊椎异常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睡眠不安、易惊醒、多汗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