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0- 39.net
血小板压积正常值是0.18%-0.28%,超过0.28%属于血小板压积升高。血小板压积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容积占全部血液容积的百分比,即血小板的数量与血小板平均体积相乘之数,是血小板计数的乘积。 1、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压积增高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血小板数量绝对增高,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这类疾病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血小板压积也会明显增高。另一种情况是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增大,比如巨核细胞在正常造血或失血恢复的情况下,血小板平均体积可能会偏大。这两种情况下血小板压积都会出现增高的情况。 2、血小板压积增高的意义 血小板压积增高最主要的意义是用来鉴别出血性疾病,因为血小板压积增高,说明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绝对增高,但是如果血小板的平均体积正常,说明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是正常的。因此,血小板压积增高,最主要的意义是用来鉴别出血性疾病,因为血小板压积增高,说明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绝对增高,但是如果血小板的平均体积正常,说明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是正常的。 3、血小板压积增高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压积增高最常见的临床意义是用来鉴别出血性疾病,因为血小板压积增高,说明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绝对增高,但是如果血小板的平均体积正常,说明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是正常的。因此,血小板压积增高,最主要的意义是用来鉴别出血性疾病。 4、血小板压积增高的治疗 如果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血小板压积升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如果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血小板压积升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羟基脲片、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压积升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尼洛替尼胶囊、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血小板压积的变化规律 血小板压积的变化规律为早晨较低,下午较高,运动、饭后血小板压积会升高,休息后恢复。 另外,如果出现血小板压积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