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下疳
硬下疳是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出现的典型皮肤表现。梅毒螺旋体在侵入处形成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并形成溃疡。硬下疳通常出现在感染后的3-4周内,常见于生殖器区域如阴茎、阴道等。
2.梅毒疹
梅毒疹是梅毒发展到二期时常见的皮肤病变。此时体内大量梅毒螺旋体繁殖,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但同时也会造成自身组织损伤,引发皮肤炎症反应。梅毒疹可分布全身,包括手掌和脚底,常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脱屑性皮损。
3.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骨骼系统,导致骨膜发炎。梅毒螺旋体破坏骨膜细胞,引发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诱发疼痛和肿胀。骨膜炎主要影响长骨的骨膜,如股骨、胫骨等,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和运动受限。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学检测(RPR/TPPA)、脑脊液检查等。治疗方面,应遵循医生指导接受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药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以减少梅毒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