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的原因是什么

闫振文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缺血性肌挛缩可能是由肢体压迫、血管栓塞、外伤等引起的。
1.肢体压迫
肢体长时间受到压迫,如长时间的骨折固定或外伤后包扎过紧,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缺血性肌挛缩。治疗通常涉及解除压迫,如松开过紧的包扎或更换更合适的固定装置。例如,在骨折治疗中,应定期检查并调整固定夹板的松紧度。
2.血管栓塞
血管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凝块阻塞了血管,导致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缺血性肌挛缩。治疗通常包括溶栓治疗或取栓手术,如使用溶栓药物如链激酶或尿激酶溶解血栓。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紧急手术移除血栓。
3.外伤
外伤可能导致肌肉和神经损伤,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治疗可能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如使用热敷、冷敷或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受损的组织。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肢体压迫的风险。此外,定期进行血管检查和神经功能测试是必要的,以监测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状态。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