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最外侧的耳轮处长了个疙瘩不疼不痒,可能是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瘢痕疙瘩、耳廓假性囊肿、耳廓软骨膜炎等疾病引起的,患者可根据病因治疗。
1、皮脂腺囊肿
患者耳廓外侧皮肤的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从而形成潴留性囊肿,导致耳廓外侧出现不疼不痒的疙瘩。如果囊肿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氨苄片、罗红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囊肿比较大,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2、脂肪瘤
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的,一般为良性肿瘤,可能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皮下局部肿块,一般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果脂肪瘤较小,且没有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如果脂肪瘤较大,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3、瘢痕疙瘩
如果患者耳廓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损伤,进而形成瘢痕疙瘩,从而导致耳廓外侧出现不疼不痒的疙瘩。如果瘢痕疙瘩比较小,且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如果瘢痕疙瘩比较大,且出现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瘢痕疙瘩,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
4、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是指耳廓外侧面的囊肿样隆起,内含浆液性渗出物,多由于耳廓外伤、局部压迫等原因引起,患者一般没有疼痛感,也没有瘙痒感。对于耳廓假性囊肿,较小的患者可以通过压迫治疗,如用手按压,使囊肿破裂,逐渐愈合。而较大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液后,在囊肿腔内注射药物,加压包扎等。
5、耳廓软骨膜炎
耳廓软骨膜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耳廓外伤等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耳廓皮肤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廓最外侧轮廓处长了个疙瘩不疼不痒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