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多汗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范铁兵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多汗症的中医辨证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综合评估。多汗症的发生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体虚久病、劳伤过度等因素有关。

1、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是指由于情绪抑郁或过度兴奋,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津液亏损,而出现的一种病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红赤、口渴咽干、脉数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多汗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饮食不规律或不节制,常见于儿童。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使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不能被吸收,从而导致多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体虚久病

体虚久病是指由于体质虚弱,或者患有慢性疾病,导致身体的正气受损,从而使气血生化不足,身体的固摄功能减弱,导致津液外泄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从而改善多汗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玉屏风散、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劳伤过度

劳伤过度是指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长期熬夜等因素,导致身体过于劳累,损伤气血,从而使津液外泄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5、禀赋不足

禀赋不足是指患者在胚胎时期,由于父母的先天不足或者后天失养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生后身体的各个机能发育不良,从而引起多汗症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牡蛎散等中药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

66
2023-09-23 浏览98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