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常见贫血类型及发病原因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常见贫血类型通常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发病原因多考虑与饮食不当、慢性失血等有关,建议根据不同的贫血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头痛、眼花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DNA合成障碍致血叶酸缺乏所致,当患者患有巨幼细胞性贫血时,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可能与自身免疫性溶血、输血不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酸痛、头痛、血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肾损伤等贫血,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66
2023-07-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