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的确诊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家族病史、过敏原检查、血常规检查、皮肤镜检查等进行判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症状表现
特应性皮炎通常在婴儿期发病,患者在出生后1个月内皮肤会出现异常干燥、剧烈瘙痒等症状,在2~3岁时症状会逐渐加重,在4~6岁时症状会逐渐缓解,并在青春期时会逐渐好转。如果患者在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患有特应性皮炎。
2、家族病史
如果患者的直系亲属患有特应性皮炎,患者患有特应性皮炎的概率会比较高。
3、过敏原检查
过敏原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查看患者血液中是否含有特应性皮炎的致敏原,有利于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特应性皮炎。
4、血常规检查
特应性皮炎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
5、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一种皮肤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皮肤的细微变化,比如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皮疹等,有利于医生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特应性皮炎。
如果患者确诊为特应性皮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复方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服用抗组胺类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