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尿困难
尿道阻塞是指由于异物、炎症、肿瘤等原因导致尿道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使尿液无法正常排出。此时患者需要克服尿道阻力才能将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会感到排尿困难。排尿困难主要表现为排尿时费力、排尿时间延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滴沥状排尿的情况。
2.尿流变细
尿道阻塞会导致尿液通过受阻,当尿液流量减少时,其压力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出现尿流变细的现象。尿流变细可能伴随尿道阻塞整个过程,尿道内压力增高,尿液流出速度减慢,形成一股细小的尿流。
3.尿液潴留
尿道阻塞使得尿液不能顺利地从体内排出,导致尿液在膀胱中滞留,随着时间的推移,膀胱壁会变得越来越厚,进而影响到膀胱的收缩能力,进一步加重了尿液潴留的程度。尿液潴留通常发生在膀胱内,随着病情的发展,膀胱容量可能会逐渐缩小,导致尿意频繁但每次排尿量却很少。
4.膀胱过度膨胀
尿道阻塞后,膀胱内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膀胱肌肉就会不断收缩来尝试将尿液挤出,这种持续性的收缩会导致膀胱过度膨胀。膀胱过度膨胀通常伴随着尿意强烈和腹部不适感,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等问题。
5.尿失禁
尿道阻塞会引起膀胱功能障碍,导致尿液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尿失禁。尿失禁多发生于排尿困难之后,特别是在用力排尿或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针对尿道阻塞的症状,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CT扫描或MRI以评估尿道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等,重症者需手术治疗,如经尿道膀胱镜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免增加尿道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