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机制涉及细菌或真菌侵入心脏瓣膜,导致炎症和瓣膜结构受损。一旦形成赘生物和血栓,这些改变通常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完全逆转,因此瓣膜功能的恢复较为困难。尽管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预防进一步的心脏损伤,但已经发生的瓣膜损害难以恢复至正常状态。
对于极少数未出现明显瓣膜破坏的患者,在及时发现并接受适当抗生素治疗后,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自愈潜力。
在确诊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立即开始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定期随访心脏超声检查是评估瓣膜状况的关键手段,以确定是否需要后续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