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下肢粥样动脉硬化,是什么意思

朱鹏 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下肢动脉硬化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指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导致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使动脉壁变硬、血管腔狭窄的一种疾病。

1、病因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由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导致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受到损伤,使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2、症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脚部皮肤发白、发紫等现象。

3、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支架植入术进行手术治疗。

4、预后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患者在早期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一般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下肢缺血、坏死等情况。

5、注意事项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以免加重病情,还要注意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另外,患者还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66
2023-08-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