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0- 39.net
赘生物通常是黏附于血管壁而形成的肉芽状的表皮组织,常见于心瓣膜、静脉内等部位。若在体表或无菌部位出现赘生物时,则可能是外伤愈合后所留下的瘢痕组织。
1.心瓣膜: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当血液长期高凝状态时,在瓣膜上形成血栓并逐渐机化,最终发展为赘生物。赘生物常附着于受损的心脏瓣膜上,随病情进展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2.静脉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至右心房则可在肺部形成栓塞,表现为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脱落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可在局部形成新的血栓,并进一步形成赘生物。此外,也可见于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因细菌附着于受损的瓣膜或心室壁上而形成赘生物。
3.其他情况:皮肤软骨瘤、脂肪瘤及平滑肌肉瘤切除术后,也可能由于手术缝合不当而导致创面处生长出赘生物。另外,女性阴道、尿道以及男性精囊腺等部位发生感染后,也可在局部形成赘生物,还可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
对于心瓣膜上的赘生物,通常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瓣膜修补术、人工瓣置换术等。而对于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赘生物,则需使用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药物溶解血栓,必要时还需放置滤网防止脱落的血栓堵塞肺动脉。如果发现身体有不明赘生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积极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