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耳道:外耳道是中耳炎手术的开刀部位,主要位于外耳道的后上方。通常于耳内镜下进行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常用于治疗中耳炎;
2、鼓室:鼓室位于鼓膜和前下方,在中耳炎手术中,需寻找到鼓室,并于鼓室内放置负压引流条,引流渗出液,并在术中定位,以免损伤鼓室内的骨质;
3、鼓窦:鼓窦位于颞骨岩部,在中耳炎手术中,需寻找到鼓窦,并于鼓窦内放置引流条,引流渗出液,也便于术中定位,以免损伤鼓室黏膜;
4、乳突:乳突是颞骨的一部分,在中耳炎手术中,需要通过乳突窦口进行手术,主要由医生使用专业器械进行手术;
5、颞骨:颞骨是中耳炎手术中的常见解剖结构,位于颞骨岩部内,在手术中可清晰看到颞骨,并于术中定位颞骨。
中耳炎患者在术后还需定期复查,便于医生了解病情恢复情况。一般在术后1个月,需要进行听力测试和颞骨CT检查,判断听力状况和病情恢复情况。如果病情恢复较好,建议半年或一年定期复查。如果病情恢复较差,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定期复查。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保持手术创面干燥清洁,避免出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