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调理好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保肝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调理。
1.抗病毒药物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来减少肝脏损伤,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其主要机制是干扰病毒DNA合成,阻止病毒繁殖。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延缓疾病进展。
2.保肝药物治疗
常用保肝药物包括水飞蓟宾、甘草酸二铵等,可通过改善肝脏代谢和修复受损细胞来保护肝脏健康。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胆汁分泌和解毒功能,从而缓解肝脏负担。它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肝脏细胞的生理活动来实现的。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以及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病的辅助治疗。
3.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遵循低脂饮食原则,如选择瘦肉、鱼类作为蛋白质来源,同时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限制高糖食品和饮料。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肝脏修复。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对于所有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轻度至中度感染者,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都具有积极意义,能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并减缓疾病进程。
此外,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肝脏的自修复。
66
2024-07-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