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垂体性矮小病的概述

孙玉石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垂体性矮小病是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
垂体性矮小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减少。生长激素对骨骼生长至关重要,缺乏该激素会导致生长迟缓。患者可能出现身高低于同龄人、青春期延迟、肌肉无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性器官发育不全、第二性征缺失等表现。
针对垂体性矮小病的诊断通常包括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以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对于垂体性矮小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替代疗法;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由肿瘤压迫引起的垂体功能减退。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身高增长情况,同时关注其心理健康,避免因身材矮小带来的自卑感。
66
2024-08-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