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心肌梗塞是指什么

王俊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心肌梗塞是指心脏肌肉因长时间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当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血液的主要血管被堵塞时,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部分心肌细胞死亡。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状包括剧烈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可能放射至颈部、肩部、手臂或下颌等部位。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焦虑等症状。
诊断心肌梗塞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测(如肌钙蛋白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阻塞的位置和程度。治疗心肌梗塞的方法取决于病情严重性和患者的健康状况。一般情况下,急性期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或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同时,患者需遵循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前往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避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