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是什么意思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的抗体。
当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免疫系统会识别并产生针对病毒的核心抗原的抗体。这种抗体通常在病毒感染后数周内出现,持续存在可能表明长期感染或慢性化。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正在经历急性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进行血液检测,包括乙肝五项(HBsAg、HBeAg、Anti-HBs、Anti-HBc、Anti-HBe)等指标的测定。此外,还可以通过肝脏超声检查来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遵循医生建议接受相应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核苷类似物,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
如果发现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以降低传播风险。
66
2024-07-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