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容易得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阻塞,使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的心脏肌肉缺血性坏死。当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时,就会出现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剧烈胸痛、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放射至肩部、背部或手臂;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能伴随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肌肉缺血引起的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所致。
对于怀疑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会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必要时可进行冠脉造影或CTA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治疗心肌梗塞的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溶解血凝块,恢复血流;PCI则使用导管技术去除堵塞物;CABG则是将健康的血管连接到受损的冠状动脉上。
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降低患心肌梗塞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