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分析是指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蛋白质3+,一般是指尿蛋白3+,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平时大量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但是通常为一过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调整饮食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能是由于感染细菌或者病毒,导致肾小球损伤而引发的炎症,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治疗。
3、急性间质性肾炎
可能是由于药物过敏、感染等原因导致,会导致肾小管损伤,从而导致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尿常规检查时蛋白质升高。如果是药物过敏引起的,应及时停止服用过敏药物。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4、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能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原因导致,由于肾小球受到损伤,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常规检查时蛋白质升高。如果是遗传引起的,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氢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治疗。
5、肾病综合征
可能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原因导致,由于肾小球受到损伤,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如果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遵医嘱服用醋酸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是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遵医嘱服用环磷酰胺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